知乎产品分析报告!发表时间:2020-06-22 14:30 前言 随着互联网流量见顶,新增的流量红利越来越稀少,互联网公司进入了对存量市场争夺的阶段。可是在这流量意味着一切的时代,对流量的抢夺与护卫愈加地激烈与血腥。而近几年,内容社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块。 即使是“两微一抖”的格局已经形成,大量的中腰部和尾部公司依然没有放弃,对内容社区领域频繁地发起试探。而知乎,以及知乎所代表的知识社区领域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瞩目。 知乎无疑是知识社区中最闪耀的明星,靠着多年沉淀的用户和内容,硬生生扛住了字节系的悟空、微博系的问答、果壳的分答等一众后来者的挑战,至今依然稳坐知识问答领域的头把交椅。 但是在眼球经济的时代,用户时间总是有限的,除了在知识领域内看得见的对手,领域外的看不见的对手们也在抢占用户眼球。知乎想要成为“两微一抖”之后成为第四极,就不得不把竞争的边界往外延伸。比如虎扑代表的男性向运功社区,毒代表的球鞋社区。从当前发展状况和未来潜力看,最有可能抢占知乎用户人群的就是B站了,而且最有实力与知乎一争高下的对手也是B站。 激烈的社区竞争格局 B站2019年财报显示,Q4月活用户突破1.3亿,其中移动端用户为1.16亿,分别同比增长了40%和46%。Q4月均付费用户880万,同比增长100%。日活用户达到3790万,同比增长41%,日均用户使用时长则达到77分钟。Q4营收突破20.1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4%。连续7个季度超预期。抢眼的表现和数据无疑大大提振了投资者们的信心。 近期《后浪》视频刷爆朋友圈是B站出圈的试探。《后浪》在五四青年节推出,旨在致敬这一代的青年,肯定他们为社会肩负起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 虽然在 “后浪”中引起强烈的争议,不少“后浪”直呼不愿被代表。但是无心插柳枊成荫,B站却意料之外地引发“前浪”们的共鸣,成功打入中年人圈层。以致于部分人猜想《后浪》本意就是对中年人做的一次营销活动。 B站2019年Q4和全年财报 反观知乎,自2019年起,知乎就停止对外披露用户数据了,只能从之前披露过的数据以窥一斑。2018年用户人数在2.2亿,月活是4865万,日活1000万人,日均时长27min。即使考虑到2019年有增长,与B站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从数据对比和社会影响力来看,B站似乎已经超越知乎。 但是商业从来不是简单的数据比较,商业模式和发展潜力才是决定一个平台走得多远的决定性因素。B站逐步从二次元社区转型,以前几乎是游戏动漫各占半壁江山,如今却是文化、娱乐、社交三分天下。许多网友在B站学习知识,种类繁多,包括法律、经济、技术、考试等多个领域。不知不觉中,B站将边界延伸进入了知识社区领域,在知识板块与知乎形成竞争格局。B站上95%以上内容为视频形式。 知乎涉及的领域也在逐步延伸,但主要阵地始终是在知识社区。虽然在问答板块引入了即时资讯,在直播中引入游戏、影音、电商等主题,但存在感弱,对B站不能构成威胁。知乎主要内容形式为图文。 相较之下,B站的面向的领域更大众化,天然更容易吸引到大众人群。主攻知识领域的知乎就有点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在内容形式上,视频表现形式更丰富,感染力也更强,在争取用户时长上比起生涩的图文内容来说,也更有优势。所以B站在数据上比知乎有优势也比较好理解。 在信息视频化的时代,连知识也开始有了视频化的趋势,看似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容易接受了。但大家也逐步意识到,文字的学习过程虽然艰涩,却是最适合思考与深悟的场景。而且,在单位时间内,文字比视频传达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而知识沉淀了近2000万个问题、8000万个回答,这份厚重的文字底蕴构筑了知乎最深的护城河,这笔财富会在未来慢慢发挥其价值。 知乎的过往,知识社区的成功从创立之初到现在,知乎已经连续拿到了7轮融资。即使从2019年开始不再披露用户数据,但8月份拿到了快手和百度的投资,从侧面说明知乎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数据还是受投资人青睐的。知乎最新估值35亿美元,在互联网行业中不能算逆天表现,但也算是优秀的成绩单,在业界是公认的中国最大最好的知识平台。 知乎过去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核心的因素在于知乎团队对知识社区模式的探索,找到了让社区成长壮大的几种要素,相互加强,形成lollapalooza效应。 周源曾经说过:“一家优秀公司不是围绕一个定位思考,而是围绕一种用户场景不停思考;知乎既要提供工具,也要建设社区,既做问答,还会做搜索与阅读。”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知乎社区的几个核心要素,提供高效低门槛的问答工具;建设社区模型,制定社区规则,培养社区基调;做好平台内的垂直搜索,未来扩大到全网的搜索。无疑,知乎这几点到目前为止,都做得很好。 知乎发展大事记要预测一家公司的未来,就不能不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 2011 年 1 月 26 日,知乎上线运营;3月,获得李开复的天使轮投资。早期知乎使用邀请制,一部分用户是知名互联网大咖,包括李开复、雷军、keso、和菜头等。另外一部分用户则是各个领域的重要人物。总之,能被邀请到知乎的,都是各个领域已有建树或者证明过自己的IP人物。 创始团队周源,李申申,黄继新,结识并相知于论坛APPLE4us,是最早的一批互联网论坛用户。创始团队基因和一众高知奠定了知乎社区基调——专业、认真、友善的知识分享。 2012年1月,获得启明投资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受知乎氛围的吸引,从法律、医学等各领域,有大批精英用户纷踏而至。也是这个时期,知乎上大V多的形象深入人心。 2013年3月初网站开放注册册,大批用户涌入知乎。这在当时是争议很大的事情,吸引一众大V的正是小众精英的氛围。用户爆增的结果就是用户水平参差不齐,平台氛围变差,内容质量下降。最早的一批用户逐渐离开知乎,“知乎药丸”的言论一时甚嚣尘上。 2014年6月,知乎完成由软银塞富领投的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5年11月8日,C轮融资5500万美元,新投资方为腾讯和搜狗,腾讯领投。此前的投资者赛富、启明创投和创新工场也在本轮进行了跟投。 2016年4月(同年亦被称作中国的知识付费元年),知乎上线“值乎”功能。知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知识付费的商业变现道路。这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举动, 辱骂者有之,赞成者有之。 2017年1月,知乎宣布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今日资本,包括腾讯、搜狗、赛富、启明、创新工场等在内的原有董事股东跟投。 2017年8月,今日头条高调从知乎挖走300名大V,直接向知乎宣战。知乎危机论又开始盛行。 2018年8月8日,知乎宣布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投资方未公布,融资额接近3亿美元,本轮估值接近25亿美元。 2019年,8月12日据36氪报道,知乎已完成约4.5亿美元的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快手和百度联合战略投资。 知乎融资历程 看知乎这一路的发展历程,危机重重,几乎每次大举动都会引来无数的争议,而最大的争议无疑集中在两个方面:小众走向大众,商业化进程。尽管背负嘲讽和质疑,但知乎的选择很坚决,迈过一道道重要的槛,成长到了一个大多数企业无法企及的高度。 问答工具内容在平台上生产之后,需要经过传播渠道和媒介才触达到有需求的用户以供他们消费;用户消费之后,会根据感受对内容做出互动,从而使内容产品进一步增值。生产、传播、消费、增值,这一系列动作非常复杂。如何设计一套供销机制,做到内容与人的有效连接是核心痛点,需要平台提供成套的工具和运行机制来解决。 为了构建平台的内容生态,需要覆盖广泛的话题,吸引到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人群。同时还要保证内容的质量,使用户能从平台内容上获益,需要平台对优秀创作者有足够的粘性。这就要求平台解决几个问题,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内容生产的技术门槛必须要足够低;保证平台内容质量;准确地让人找到内容或者让内容找到人;激发用户互动的热情。 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平台需要聚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人群,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内容,这是平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逻辑。知乎倡导每个个体分享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只要是注册用户,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回答,心情分享自己的见解,表达个人的思考。即使是一家之言,平台也会以宽容的态度接纳。 用户如果对于某一领域有兴趣,如果平台上没有相关话题,用户也可以自由地创造话题,在此处自由地或是提问,或是抒发见解。这种自由表达的空间本身就充满魅力,能吸引到大量的“有知之士”。 内容生产的技术门槛必须要足够低: 内容生产工具应该提供动力而不是阻碍。内容生产过程中,平台工具按步骤提供细心的导引,辅助创作者更好地创作内容,大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技术门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图文视频编辑工具,创作者通过简单地操作即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任意编辑内容。同时还能保证内容丰富的表达方式,方便创作者更好的表达自己。 保证平台内容质量: 低质的内容创作出来后,并不能对平台造成伤害,但是低质内容经过平台分发逻辑推广传播后,对用户和平台的伤害会被指数级地放大。所以内容质量是平台的生命线,不可逾越。 内容质量的提升手段一,靠激励生产高质内容。 知乎上线盐值评价系统,从基础信用、内容创作、友善互动、遵守公约、社区建设5个维度对用户打分,盐值越高代表贡献度越高。用户达到一定分数后,能解锁平台上相应的功能。这点类似于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体系,实时给予用户反馈和激励,激发用户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动力。 高质量的内容有机会被收录进知乎专栏,从而得到更多的推荐和爆光机会。这也是为创作者引流的一种形式。 内容质量的提升手段二,靠严密风控打击低质内容。 重复或涉敏等违规内容对用户和平台伤害很大,因此需要强力的内容风控,这就必然造成很重的运营成本开销。为尽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发布效率,知乎推出混合审核模式,即AI鉴别和人工鉴别互补的审核方式。知乎投入大手笔资金建设悟空和瓦愣风控系统,平台上所有发布的内容会先经过AI过滤,过审或争议内容才会流转到人工审核环节。 但低质内容不仅包括违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没营养的内容,比如抖机灵、编造、杠精。因为边界模糊,所以这些内容鉴别难度更大,却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打击了认真创作者的积极性。 平台却对这块的管控一直做得不好,其实对这部分的管控,完全可以参考B站,设立举报制度和管委会,由管委会过滤后提交平台终审,机制简单明确,收效还好。但知乎迟迟没有举动,拖得越久,对用户的体验和积极性消耗就越大。 准确地让人找到内容或者让内容找到人: 对于内容平台来说,内容与人的连接是最重要的,从最原始需求上来说,其重要性应该超过人与人的连接。知乎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连接手段。
正是通过这么一套复杂而严密的系统,确保了内容和人连接的发生,也维系了内容和人的持续关系。 激发用户互动的热情: 知乎对内容设计了一整套完整的加权、推荐和排序机制。获得越多互动包括的内容(包括赞同、踩、喜欢、收藏、评论、分享等)能获得更高的得分加权,从而获得更多的推荐;在排序,加权高的评论也会被顶到所有回答的最上方,从而获得更多的曝光。这套加权机制在激发用户互动热情上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机制本身的缺陷却让工具越用越偏。 在这一系列的相互叠加的机制影响下,大众类娱乐话题,比如情感,明星,美女等内容很容易形成热点;相对的,小众类严肃话题,比如自动控制,机械工业却因为受众群体小,知识艰涩而备受冷落。但往往,这些艰涩的文字凝结了无数人类的精华,真正代表了知识财富的传承。却因为“知音难求”,创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优秀作品无人问津,以至于作品被埋没于尘埃之中。 这种不平衡的机制一方面会打击创造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普通用户难以接受到这类“长尾”小众信息。 其实内容的受众天生就不均衡,对于不同类别的话题应该设计不同的权重,以实现内容分发的真正公平。 总体而言,虽然有不足,但知乎在这五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当一个机制自行运转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时,5个机制组合在一起就会相互加强,产生lollapalooza效应。 知识社区平台工具是基础设施建设,而社区文化则决定了知乎的上层精神文明。知乎对自身的定义——知乎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社交平台,拥有认真、专业和友善的独特氛围,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知乎虽然定义自己为知识社交平台,实际上所能实现的社交功能比较弱,无论形式上还是底层逻辑上,更加偏向于社区。什么是社区?看维基百科的解释——因为共享共同价值观或文化的人群,居住于同一区域,以及从而衍生的互动影响,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单位。 对于一个知识社区来说,最重要的3个要素,吸收有共同价值观或文化的人群;源源不断产生好的内容,问题和回答;做好对用户和内容的管理和引导。 吸收有共同价值观或文化的人群: 知乎创始团队和早期的高知用户群体塑造了社区的调性——认真、专业和友善的社区氛围;以及社区的核心价值观——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用户小心翼翼地编辑有建设性的问题,创作者们诚意满满地回答每一个问题。那时候的大佬经常上知乎回答问题,比如有一个问题“雷军投资过哪些公司?”就是雷军本人回答的。 雷军投资过哪些公司? 社区的调性和价值观一旦建立起来后,就需要平台和用户共同去维护。知乎提供了基础工具创造了互动的前提条件,而真正把这么多人维系在一起的是更软性的东西。 离开知乎,在中文互联网站上再难找到一个这么高价值的知识网站。创作者在知乎上积累了一大票铁杆粉丝,离开知乎,就很难在其他平台上找到这么一群带知乎特色的粉丝。知乎鼓励分享,倡导自由创作的氛围是创作者们的天堂。 知乎几乎每次大的变革,都会有大批创作者离开,但同时又会有大批创作者涌进来。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外界经常开玩笑,“铁打的知乎,流水的大V“。虽然经历多交变革,身旁亦有众多对手虎视眈眈,但知乎依然保持它独有的魅力。 好问题自带价值: 有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找到一个好的答案更有价值。且不论这个观点正不正确。但一个好问题确实是自带价值的,它可以激发思考,畅想未来,仿佛在一片黑暗的混沌中敲出一丝裂缝,虽然未见到光,却已经带来了希望。好问题没有标准,可以跨越边界。 它可以是认真的学习技能的交流。比如“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何快速提升英语口语”。这是学习者的对于打破进步的阻滞的渴望发声,这是平台上最常见的问题,但有价值的回答就仿佛是茫茫大海远处忽隐忽现的灯塔,为久行的船员指出一个模糊可努力的方向。 它可以是趣味性交谈,在问题“知乎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下周源亲自写下了回答。看过之后,深深感觉幸亏不是知乎者;也不是知乎者也;而是知乎,简洁,含蓄,充满了东方的诗韵之美。 知乎这个名字怎么来的? 它可以是对未来的严肃的思考与探索。2012年5月,张小龙在知乎提问“手机会取代电脑吗?如果会,是在几年后?是什么形态?” 站在当下看,手机在互联网渗透率已经高达90%,远超WEB互联网用户。穿越8年的时光再看从前,2011年被称作移动互联网元年。身处大潮之中,多少曾经光辉的企业浮浮沉沉,多少知名企业家浑浑噩噩泯于浪潮之中。张小龙却能敏锐地嗅到时代变革的气息,并发出现今看来振聋发聩的提问。无怪科他能做出微信这样变革时代的伟大产品。 2018年10月,马化腾在知乎提问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时代还没告诉我们答案,先行者们已经出发探寻。 好问题没有标准,但好问题的衡量标准是,问题背后折射出来的思考与价值。 好的回答是个体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自2016年后,知识付费平台如雨后春笋喷涌而出。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常见的授予式的学习的有点隔靴搔痒之感,而提问式的学习却正中痛点,让人大呼过瘾。 尽管近年来知乎回答的总体质量确实有所下降,但优秀的创作者依然不乏其人。他们愿意无私地分享个人知识最精华的部分,动辄万字长文,行文旁征博引,妙语如珠,阅读时让人不禁击节叫好。当个体把知识书写在互联网平台上时,知识的价值被无限放大,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可以不分时间地点,让更多的人共享盛宴。 曾经因为工作需要,在知乎上搜索“有哪些提高英语听力的经验和诀窍?” 答主魏剑峰的答案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他不仅仅细致地讲解了全套的学习方法和辅助材料,更从语言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的高度上全盘扭转了我对英语学习的理解,最精华总结的就是那句”你最多只能听懂你读得懂的东西“。根据知乎上搜集到的几个方法,我总结提炼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在半年的时间内,英语水平跨越了两个台阶。 在知乎总能找到需要的知识 对于有两个相似经历和经验的个体来说,思想碰撞的结果不是简单的1+1=2,可能是3,可能是4,也可能是100。知乎确实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最好平台。 对社区氛围的破坏因素需要保持警惕 近年来,知乎的平台调性已经悄悄变化,认真专业的内容比例下降严重,娱乐化和打擦边球的内容充斥整个平台。 平台产生大量重复问题,造成大量问题无人问津,却在用户搜索时混淆视线,影响用户寻找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大量博眼球、蹭热点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广告问题、钓鱼帖问题、即时资讯问题,这类问题不产生价值,却总能凭着炒作登上热榜。当知乎热榜上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越来越少时,也意味着知乎已经开始变质、恶化。 知乎鼓励个体分享自己的观点,言论氛围相对宽松,但宽松的氛围却成了滋养杠精的温床。对于创作者而言,精心创作的作品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因为某个小错误,却被吹毛求疵的杠精抓住放大攻击,动不动就高举“守护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守住民族道德高地”大旗。就连张文宏医生倡导不喝粥的言论都能被杠精们贴上“崇洋媚外”“不能识别中华饮食精华”的标签。他们如同附骨之蛆,腐坏平台的根骨。 知乎鼓励分享,倡导言论自由的政策;认真创作的态度;专业和友善分享的用户是知乎最大的财富,也是社区内核所在,知乎团队用了近10年的时间才塑造出社区的调性和价值观。 这几年批评知乎社区管理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无奈知乎管理却始终不得法。随着低质内容和低质用户在平台大行其道,已经逐步有了劣币驱逐与良币的趋势。知乎加强平台管理,维持社区调性正当其时,即使会损失一部分流量,知乎也不应该纵容破坏因素自由生长。 但无奈知乎始终没有采取有效的举动,未来如何维持社区调性,对于知乎团队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知乎的未来,知识社区的局限知识社区为知乎收获了一批铁杆用户,沉淀了海量高质内容,斩获7轮资本投资,应该说,知乎过往的成功很大程序上取决于知识社区的成功。但是随着知乎进一步追求发展,社区的桎梏也逐步显现出来。 社区天生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在发展初期,这些特性为社区氛围提供了保护伞;但是在后期,当知乎开始商业变现进程,扩大用户圈层时,封闭性和排他性就成了最大的阻碍。 商业变现的困难 知乎发展到这个阶段,用户体量达到2亿量级,数据体量更是百亿级别,商业化是必然之举。否则知乎根本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更何况,知乎背后还有资本方,也催促着知乎尽快实现营利。但是商业变现导致社区氛围变化而引起用户的不满和出走,这是几乎每一个社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点在B站和小红书也不例外,但是知乎尤其困难,这点和豆瓣无出二致。 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向来薄弱,一方面跟中国相关法律缺失有关,另一方面跟互联网在中国诞生以来的免费思维也有关。互联网上遍地都是白嫖资源,没有用户会傻到为正版买单。 近几年,音乐、影视剧等知识商品的版权被腾爱优购买垄断,并四出打击盗版,无奈走向付费的用户日趋增加,中国网民才慢慢培养出了知识产权意识。 但这种产权意识也仅仅是针对音乐、影视、书籍等已经商品化的知识内容。用户在知乎上分享的内容,虽然也有价值,但本体的价值还达不到商品价值的程度,用户自然就不愿为这些零碎的信息付费。 知乎的价值观里倡导“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既然是用户分享的,其出发点里本身就包含了无偿的理念,很多用户也是被这样的价值观吸引过来的。平台却借着知识分享的旗号做起了商业,在部分用户看来,平台已经背离了最初的理想,背叛了用户。 知乎用户群体特点明显,年轻男性用户多;知识分子多。据百度指数统计,男性用户比例高达70%;且20-29岁的用户群体占比接近78%。年轻男性用户是最不愿意为知识内容付费的群体,他们更愿意通过技术手段去获取需要的知识内容,把付费行为看做是无能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里,知识分子向来不愿将才学和金钱挂钩,保持着“视钱财如粪土”的清高。这种文化意识无形中也传承了下来,使得现代知识的知识青年有很深的反商业倾向。 知乎用户群体特点 知乎平台在商业变现上做得也不并不好,平台主要的变现方式是信息流广告+知识付费(会员+部分付费商品)。知乎上的广告被很多用户垢病,推送的广告很多,每2篇正文就有1条广告;广告内容五花八门,和平台属性关联度不高,对用户的阅读体验造成严重割裂感,自然就容易引起用户反感。用户并不反对平台做广告,做反对平台没有选择地做广告。同属问答平台的Quora也做信息流广告,却没有引起用户的反感。 知识付费和知乎的平台属性是契合的,但遗憾的是,知乎上大部分的知识商品是腰部的PU生产的,号召力不强。与之相对的,得到邀请的都是各个领域的IP级人物。在知识付费领域中,用户更倾向于为IP买单。所以尽管批评罗胖贩卖焦虑的声音很多,得到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知乎自身变现不顺利,外部平台却虎视眈眈。同在知识付费领域内的得到、混沌、分答等,会对知乎的用户付费和使用时长造成挤压。 领域外的对手也不容忽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发展逻辑是不断做大做全,不断跨界。所以做资讯平台的今日头条做了悟空问答,一出手就挖了知乎300大V;资讯社交平台微博做了问答;主打小众二次元文化的B站摇身一变,跻身主流学习平台。文化、娱乐、社交三分天下,意味着33%的用户时长花在文化版块上!甚至在疫情期间, 上线“B站不停学”专题,入选上海“空中授课”指定平台。 用一句话形容知乎的处境就是,放眼望去,四面都是对手,更远处还有无数看不见的对手。这种形势下,知乎团队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商业化这道难解题和数不清的对手,知乎谋求出圈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而他们的许多动向也隐隐喻示着出圈的意向。 出圈是把双刃剑 知识社区本身受众就比较小,现实中很大比例的互联网用户并不喜欢接受新知识。即使是受众群体,获取知识场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依然是很低频的需求。但是保持小众的代价就是挣不来钱,这点在豆瓣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被无数次验证过了,“豆瓣动辄得咎,商业化的每一步都不好走”。 至今,豆瓣仍然不敢将核心的书影音和小组的流量变现。因此知乎似乎走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但囿于社区的排他性,知乎不敢采取大刀阔斧的变革,更多采用小步试探的策略。 知乎开放了发想法,用户可以通过短内容的形式发布随想、心情等。相较于提问和回答,发想法满足用户更轻的表达需求,使用场景更高频。 知乎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引入直播,颇具平台特色。但接下来的举动,打通电商带货,允许游戏、舞蹈、唱歌等主题,而这些都超出知识领域边界。这似乎预示着平台对内容放宽了限制,允许多样化的内容在平台生长。甚至可以说,平台寄希望于直播,希望探索更多的多的商业化路径。 辩论赛直播 在提问内容上,知乎也放松了限制,只要有热点新闻推出,必然会有类资讯新闻的提问——“如何看待XXX新闻”。这种明显蹭热度的做法,知乎却不加以限制,甚至此类问题还往往能排进热榜。再结合平台上越来越多娱乐化的内容,不难猜测出,平台扮演了推手的角色,推动平台内容多样化。 打破圈层对于知乎来说更多是无奈的选择,因为打破圈层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社区氛围的变化和因此导致的用户出走。转型期非常漫长和痛苦,即使转型成功,也不能确保前途一片光明。更何况,更多的社区在转型未果前就直接死掉。 从当前知乎的动向来看,知乎还是选择了出圈的发展策略。通过放宽限制、引导等方式鼓励用户在平台上生产更多元的内容,慢慢在知识社区外再发展出其他类型的社区。 在转型过程中,允许部分用户出走,同时吸引其他圈层的用户进来换血。牺牲社区调性换取更丰富的内容生态和更大的用户流量,这也符合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宿命,要么做大,要么做死。 搜索引擎也是一个选择 除了出圈之外,知乎还有其他选择吗?也许有,做搜索引擎。 在WEB时代,百度爬虫可以很轻易地抓取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并提供给用户。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的内容和信息产生在APP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爬虫不再无往无利,百度在搜索引擎上积累的技术优势逐步被削减。用户需要获取专业信息的时候,更多情况下,需要进入到垂直分类的APP内部去搜索。百度旗下没有内容平台,在内容方面天生弱势。 今日头条一直在全力开发搜索引擎业务,他们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的技术积累可能没有百度深厚,但是今日头条通过“青云计划”等一系列动作,积累了海量原创内容,这部分的优势对于百度来说是一种威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F轮的时候,百度要大手笔投资知乎,就是为了补上内容短板,对抗来自头条搜索的竞争。 头条搜索 在内容方面,知乎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平台上沉淀了近2000万个问题、8000万个回答,而且这部分内容质量非常高,甚至比其他平台的内容质量还要高上一截。平台积累的2.2亿用户还在持续不断的生产着内容。假设知乎开发了一般搜索引擎的功能,再获得知乎平台上数据的唯一入口,这前景也很值得想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有天量信息产生,信息越来越碎片化、孤岛化。但是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不成结构的信息价值是很低的。未来搜索行业肯定会有一场大的变革,打破孤岛化的格局,把所有信息,包括APP内部的信息都连接起来,重新组织,为用户带来更高的信息获取效率。 对于知乎创始团队来说,如果有发展搜索引擎的意图,还不如早点加入战场。虽然竞争格局会更激烈,但值得一试。 前路虽漫漫,但我们需要知乎自2001年1月上线运营,10年的时间并不算太长,知乎一路跌跌撞撞,遭受无数冷眼和质疑,但每每在最艰难的时刻,知乎总能用实际行动予以回击。在知识领域,能做到这样的用户规模和数据体量,甚至已经超越了做得更早的Quora。 在知识社区领域上,确实没有公司能比知乎还做得更好的了。但是不能找到契合平台特性的商业变现方式,在商业变现上进展缓慢又履履为人垢病,即使已经拿到多轮融资,但没有实际营收作为后盾,知乎依旧是底气不足,在商业化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为了生存发展,知乎势必会变,变得不同于以往,但我们仍然满怀期待,希望知乎做得更好。 克莱·舍基说过,未来的知识是网格化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连接,才能实现知识在全人类范围内的共享和传承。 仅管问题很多,知乎依然是最好的中文知识平台,仍然担负着连接人与知识的责任。前路虽漫漫,但我们需要知乎,需要知乎保留下这一片思想自由的净土。 上一篇知乎运营全套细节操作攻略
|
知+推广,为了更好地帮助品牌把握大健康行业的讨论趋势,掌握营销先机,知乎推出了 大健康行业营销解决方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大健康行业风向风向一「以养代治」成为健康新趋势更加注重优秀身体素质的养成对健康的追求不止「没大病」,在于科学养生,疾病类话题比重下降,保养类话题比重上升。风向二居家「囤健康」成为国民习惯家庭备药和器械需求高速增长风向三社交出行场景需求持续回暖健康最终是为更好... 知+推广——知乎效果推广是一种在知乎平台上进行品牌传播和宣传的方式,通过利用知乎独特的社交媒体属性和用户参与度高的特点,将品牌信息和产品优势传递给用户,并达到增加曝光、提升影响力和促进销售的目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知乎效果推广的优势和实施方法。首先,知乎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广阔的流量和用户资源。知乎上有众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分享者和意见领袖,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着深入... 知乎广告推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品牌推广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众多社交媒体平台中,知乎作为一个以知识分享和专业性为基础的开放平台,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知乎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企业进行品牌推广的热门选择。本文将从流量和内容两个方面介绍知乎的推广效果,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两个“双擎”驱动品牌推广。首先,流量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指标之一。知乎作为国内重要... 知乎问答作为国内领先的知识社交平台,旨在通过用户提出问题和其他用户回答问题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开放、互助、分享的知识交流空间。然而,近年来,知乎问答推广这一功能逐渐崭露头角,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将探讨知乎问答推广的意义、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一、知乎问答推广的意义1. 扩大知识传播范围:知乎问答推广将用户优质问题和答案展示给更多可能对该话题感兴趣的人,促进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2. 提高用... 知乎广告投放——网络的普及和用户活跃度的提升,数字广告成为了家电行业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知乎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和高质量内容的平台,其家电广告投放具有巨大潜力和优势。本文将从知乎家电广告投放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一、知乎家电广告投放的特点1. 用户需求定位精准:知乎作为一个知识社区,用户主要关注于各类知识性话题,尤其是技术和科学领域。因此,知乎家电广告投放可以更加精... 知乎广告投放——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广告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品牌在数字时代的传播需求。在这个背景下,知乎动态广告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它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品牌建设机会。本文将从知乎动态广告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知乎动态广告的定义及特点1. 定义:知乎动态广告是指以知乎用户个人动态为载体的广告形式。通过在知乎用户的个人动态中插入品牌广告内容,实现对目... 知乎推广——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筛选产品的首选工具。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知乎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内容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推广渠道。知乎搜索推广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将广告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和品牌传播。本文将从知乎搜索推广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一、知乎搜索推广的特点1. 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知乎搜索推广通过关... 知乎广告投放——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开屏广告作为一种常见的广告形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吸引用户关注和推广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在知乎这个知识问答社区中,哪些行业适合投放开屏广告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首先,教育行业是一个非常适合在知乎广告投放开屏广告的领域。知乎作为一个以知识和学习为主题的平台,聚集了大量的高学历用户和求知欲强... 知+推广——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知名网红和大V们已经成为品牌营销中的热门资源。作为知识社区,知乎也有着众多有影响力和专业性的大V,他们拥有着数百万的关注者和高度的权威性,对于品牌推广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那么,在知乎上怎样进行推广,才能够打造出自身的品牌形象并提升影响力呢?一、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作为知乎大V推广的核心,有价值的内容是吸引用户关注的核心要素。知乎大V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分... 知+推广,男士理容行业如何在知乎进行营销?在追求颜值的道路上,男性已不再是「边缘群体」。知乎上,关于美容护肤的讨论中,男性用户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不仅关注基础的剃须、洁面,更在美白、防晒、抗老等领域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和需求。这一转变为男士个护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在节日送礼场景下,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将「男士护肤品」作为送礼选项,如男士水乳、男士防晒和男... 知乎广告推广——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广告营销已成为企业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而知乎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知识分享平台,其广告引流的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将以“知乎广告引流三大步”为话题,为广告主和营销人员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知乎广告进行引流,并展示成功推广的关键步骤。第一步:明确目标受众和策划广告内容在开始任何知乎广告推广广告活动之前,明确目标受众至关重要。知乎平台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用户群体,因此必须首... 知+推广,男士理容行业如何在知乎进行营销?在追求颜值的道路上,男性已不再是「边缘群体」。知乎上,关于美容护肤的讨论中,男性用户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不仅关注基础的剃须、洁面,更在美白、防晒、抗老等领域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和需求。这一转变为男士个护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在节日送礼场景下,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将「男士护肤品」作为送礼选项,如男士水乳、男士防晒和男... 知乎问答推广,新职人量身定制家居美学。近日,知乎联合国家木材与木制品性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家居设计周发布了《未来已来的家》第五期《新职人「量身定制」的家居美学图鉴》。通过对知乎用户数据及家居内容洞察,总结出当下新职人在家居设计「个性化」、装修选材「健康化」、家具审美「无风格化」、家居家电「智能一体化」四大家居消费趋势,为消费者提供家居消费建议。报告显示,量身定制正在成为知乎新职人的... 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变化快速的行业,营销策略也随之不断演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营销成为了房地产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众多的数字营销渠道中,知乎广告投放因其平台特点和目标受众的独特性,成为了房地产行业吸引潜在客户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一、知乎广告平台的优势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社区,在用户群体上具备明显的特点。知乎用户以高学历、高素质、高消费能力的群体为主... 情况1:商标认证主体非开户公司对应拒绝原因:《商标注册证》持有人非广告主,请提供授权或关联证明背景:根据审核规范要求,《商标注册证》持有人需与开户公司保持一致,如不一致,需提供授权或者关联证明案例:开户公司为A,提交开户的《商标注册证》持有人为B,二者不符,审核会以上述内容拒绝解决方案:请在提交开户时,对开户提交的《商标注册证》上持有人信息进行仔细核对,知乎广告推广如与开户公司不符,需同时提... |